今天是:
欢迎访问仰恩大学研究与发展处网站!

仰恩大学科研保密管理办法(试行)

发布者:罗雪发布时间:2025-06-23浏览次数:10

第一章总则

第一条为保护学校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商业秘密(含技术、经营、管理秘密),维护校企合作权益与核心竞争力,结合民办高校特点制定本办法。

第二条适用范围

主体:全体教职工、学生、外聘人员及合作方。

场景:校企合作研发、财务数据、师资信息、合作协议等涉密科研活动。

第三条核心原则

知悉最小化:仅允许必要人员接触涉密信息,实行“一事一授权”。

动态管理:密级随项目进展调整,避免过度保密。

第二章商业秘密范围与密级

第四条涉密信息分类

类别

具体内容

技术秘密

专利技术、实验数据、软件代码、工艺参数、设计图纸等。

经营秘密

校企合作方信息、合作协议条款、市场调研报告等。

管理秘密

财务预决算、战略规划、未公开管理制度等。

第五条密级划分(二级制)

密级

定义

知悉权限

保密期限

核心商密

直接影响学校竞争力的关键信息

项目负责人+经审批的必要人员

项目结束后3年

普通商密

 

一般性敏感信息

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意人员

项目结束后1年

 

操作要求:

由研究与发展处制定《涉密信息清单》,每年更新,明确各项目涉密内容。

定密流程:项目负责人提出→学院负责人审核→研究与发展处备案(无需多层审批)。

第三章涉密人员管理

第六条人员分类与责任

类别

范围

保密要求

脱密期

核心涉密人员

接触核心商密的教师

签订《专项保密协议》+竞业限制条款

2年

一般涉密人员

学生、行政人员、外聘人员

签订《保密承诺书》

6个月

第七条全流程管理

准入:

学生参与涉密项目需导师书面推荐,学院审批后签订《学生保密协议》。

外聘人员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,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担保。

日常:

每年1次保密培训(线上+案例警示),培训记录纳入考核。

禁止通过微信、私人邮箱传输涉密信息,违规者立即停用账号。

退出:

离职/毕业时需提交《涉密材料清退表》,导师或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。

核心涉密人员离职需签署《竞业限制协议》,明确禁止入职竞争企业范围。

第四章涉密设备与场所管理

第八条设备管理

计算机:

核心商密使用专用电脑,物理断网,安装国产加密软件(如免费开源工具)。

普通商密电脑禁止接入外网,安装监控软件(如免费版火绒安全)。

移动存储:

统一配备加密U盘,编号登记,禁止私用。U盘丢失需24小时内报告。

第九条场所管理

核心涉密场所(如重点实验室):

门禁卡权限仅限项目负责人+必要人员,每日记录进出人员。

禁止携带手机、相机,设置明显“禁止拍照”标识。

普通涉密场所(如科研办公室):

涉密文件存放于带锁文件柜,离开时锁闭。

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,参观需登记。

第五章涉密项目全流程管控

第十条立项阶段

与合作方签订《保密协议》,明确:

涉密信息范围、使用限制、违约责任。

优先选择本地企业合作,减少跨省传输风险。

第十一条实施阶段

建立《项目涉密信息使用日志》,记录每次信息调取人员、时间、用途。

外聘专家需签订《临时保密协议》,仅限在学校指定场所处理涉密内容。

第十二条结题阶段

涉密成果发表前需经研究与发展处审核,删除敏感数据(如用“XXX”替代具体参数)。

合作项目结束后,向合作方提供《保密承诺函》,确认信息已妥善处理。

第六章监督与奖惩

第十三条监督机制

自查:各学院每学期末提交《保密自查表》,重点检查U盘使用、人员清退情况。

抽查:研究与发展处每学年随机抽查3-5个项目,发现问题限期整改。

第十四条奖惩措施

奖励:对保密工作突出的团队或个人,给予年度评优加分、科研经费倾斜。

处罚:

轻微违规(如未锁文件柜):警告并全院通报。

重大泄密(如信息外流):解雇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(参考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)。

第七章附则

第十五条本办法由研究与发展处负责解释,每年根据校企合作需求更新。